【经典湖南】 端午源头 龙舟故里
龙舟竞渡
公元前278年,屈原选择从历史深处走来的
端午探源 古意深远
端午崇“五”,崇五何来?以史前陶符陶文、殷墟卜辞等系列考古成果及上古文献研究,四方及其中央(中心)的时空五方观念,肇始于距今8000年左右的原始民族,距今6000年已经盛行了。距今4500年前的黄帝时期已经产生了五行观念,其原始义是中央与东南西北交通的十字形道路。这种原始的五行观念到春秋战国时转型为五种物质相生相克的五行观念。五方五行观念导致远古上古很浓的崇“五”之风,“五”成为那时人们解释世界系统图式和事物构成的基数。
五方五行观念的核心是中央(中心)崇拜,视中央不仅与东南西北四方相通,也是与天地交通之处。在《礼记•月令》的天人合一和阴阳观念中,视五月是阴与阳(含天与地)、生与死激烈争斗的一个月。古代“午”与“五”相通,一纵一横的五方道路为“午道”(《战国策•赵二》),《说文》释:“五,五行也,从二,阴阳在天地间交午也。”也就是在天地中心交午,宋代人故将
洞庭湖畔的湖南澧县城头山文化遗址出土了木舵木桨,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了木桨和独木舟残骸,足见南方水乡在7000年前就有了木舟。《大戴礼•五帝德》说“颛顼乘龙游四海”,此“龙”即是有龙饰的船,颛顼是公元前900多年前的人物,可见龙舟起源甚早,起始可能是以龙舟迎神禳灾,这种古老习俗的变异仍遗存湘楚,如巫师以龙舟送瘟神,衡山的巫师道士抬着内置龙舟模型的彩轿,敲锣打鼓到各家的堂屋大门前,将龙舟模型放在水盘上,请神临场,覆水“开船”,谓如此之后,瘟疫病毒则收进了舟内,并载去“洋州永不复返”,俗谓“划旱龙船”。春秋战国时期,吴越地区和南方水乡龙舟竞渡的习俗已较为普遍,人们在端午这天“把独木舟刳刻成龙形作图腾加以祭祀崇拜”,并“在水中作竞渡的游戏”,以行巫术的祈求(闻一多语);屈原作于汨罗的《九歌》大量描写了湘楚“龙驾”、“龙舟”及竞渡的画卷。
屈原联端午 竞渡为屈原
汨罗江畔的楚地先民,率先把本是崇五、崇龙的祭祀性端午习俗转型、升华为纪念爱国主义精神旗帜屈原的节日。
屈原,约公元前340-278年,上世纪50年代曾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他自幼受到良好教育,学识渊博,曾任楚怀王左徒和三闾大夫,主张对外联齐抗秦,对内选贤任能,因遭受旧贵族的谗毁,逐渐为楚怀王所疏远,公元前298年,屈原被楚怀王放逐到江南,定居汨罗。屈原在汨罗江一带常常行吟泽畔,创作了忧国忧民的悲壮诗篇。公元前278年,楚都郢被秦兵攻破,屈原无力挽救楚国危亡,在极度忧愤悲恸的心境下,于
端午纪念屈原的习俗,自汨罗江畔的楚人献给屈原之后,迅速向周边传播,《隋书•地理志》记“荆州风俗”,说龙舟竞渡纪念屈原的盛况已是“诸郡率然”。魏、晋、南北朝时也从楚地向南方其他地方的民间传播。隋唐时从南方传往北方,各地端午竞渡纪念屈原的情景不断见于唐人的诗词中。至宋代,朝庭追封屈原为“忠烈公”,正式把
汨罗江畔的楚人率先推出端午纪念屈原,是楚民心灵的产物,是尊贤重才传统美德的表达,是强烈爱国情感借端午节的表现。汨罗江畔的楚人首创屈原联端午,为端午节注入了高尚的人格魅力,丰富并升华了端午节的精神品格,使屈原精神在亿万人民心中得以年复一年的复活,激励着亿万华夏儿女的爱国热情,激励着一代代文人的爱国创作激情。屈原联端午,竞渡为屈原,屈原与端午共生共荣,相得益彰,使得端午节赋予了一种传播生命力和传承伟力的意义,成为中华民族的大节,历经千余年而不衰。试想,如果没有将屈原人格精神注入端午习俗,那端午可能在历史的传承选择中只是一般性的地方节日。从这个意义上说,谓南楚湖湘之域的汨罗江畔是端午的源头、龙舟的故里,也是当仁不让,受之无愧的。
内容丰富 特色鲜明
汨罗江畔的端午节,内容丰富,特色鲜明。
赛龙舟。造龙舟过程的习俗独特古朴,神奇狂烈,震撼人心:用仪式“偷”来“神木”,谓造的龙舟划得快;求吉巫术和禁忌伴随雕龙头全过程;龙头安上船头,在船身画好龙鳞,用油漆描好凤尾,并举行严肃、隆重的“关头”祭仪;龙舟制作完工的当天晚上,举行“亮舟”仪式,于龙舟前设香案,在龙舟上及周边不同方位置放总共99盏灯,以灯的不同盏数示吉祥,如龙头上点5盏灯,象征5龙捧圣。龙舟凤尾上放3盏灯,象征天、地、人三皇。龙舟下水时,背龙头的人冲到河中间,抱起龙头5沉5起,参拜五方,为龙头洗澡。站在两边的划手齐唱:“端午竞渡吉祥歌,汨罗江里龙舟梭。屈原本是神仙辈,大显威灵保山河。哟……”。龙舟划去屈子祠途中,沿途家家户户放鞭炮。龙舟划至屈子祠,取下龙头,供奉屈原牌位前,祭拜屈原。每年端午节,老百姓放下劳作,十里八乡倾家出动争相观龙舟竞渡,汨罗江边,犹如挤满观众的大看台。龙舟竞渡“盛甲海内”,有“宁荒一年田,不输五月船”的民谣,人们在竞渡中赛集体智慧、赛技巧、赛意志、赛风格,江中锣鼓喧天,岸上喊声震地,每个人都沉浸在狂热之中。
吃粽子。人们端午节自己制作粽子,吃粽子和往河里抛粽子都是为了纪念屈原,同时也用于祭祖和馈赠亲友。
“抢龙水”。认为
挂香囊。香囊用五色布做成,内有大米、香料、大蒜、艾叶等。挂香囊是纪念为民治病的屈原的女儿女娘娘,也以之示屈原的品行和情操,馨香永在,香满人间。
插栀子花。每年端午,年轻姑娘采摘香气扑鼻的栀子花插在头上,此俗传说也是源于纪念屈原的女儿女娘娘。
踏露水、抹露珠。农夫清早赤脚去野外踏露水。年轻姑娘则清早起来,用手帕放在青草上,吸上晶莹剔透的露珠,蒙在头上擦头发。俗传端午露珠为龙珠,有防病除毒之功效,也为纪念屈原常常披着晨曦、踩着露水到汨罗江畔行吟可与日月争光的瑰丽诗篇。
插艾叶菖蒲、饮雄黄酒。俗云“
“采百草”。认为端午百草被屈原点化了,沐了龙水,药性最好,可治百病。各家各户傍晚时分,男人妇女齐动手,采集车前草、水灯芯、金银花、葛藤、菖蒲、法夏等各种药材。
回娘家。端午前一日,妇女们穿上平日垫箱的最舍不得穿的花衣裳,携着小孩,丈夫陪同,带上粽子、蒲扇、盐蛋等礼物回娘家看望父母姨舅。传说此俗亦源于纪念女娘娘。
“唱老戏”。汨罗人所谓的“老戏”,有祭龙和颂屈原的巫舞楚歌、社戏、皮影戏、地花鼓、扇贝舞、踩高跷、抬故事等等。近几十年来,样板戏、歌舞会、电影也一一登场。这样,上午有观看龙舟竞渡的狂热,下午江岸有演戏看戏的欢歌笑语,人们沉浸在节日的狂欢之中。
汨罗江畔端午节,是湘楚地区数千年民俗文化的再现:有源于远古的龙崇拜习俗,有始于上古的驱邪、除毒、避瘟、防病治病等习俗,有古朴珍贵的古老地方艺术。它激起一代又一代劳作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给今日人们留住了活的历史。它的鲜明特色表现在许多原生习俗或转型为纪念屈原,或与纪念屈原相联系,也创造了纪念屈原的新风俗。汨罗人们千百年来一直保护着今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屈子祠和屈原墓等众多遗迹,至今传颂着纪念屈原的《金镐掘井》、《纱帽垛子》、《夺稿》、《巴山野老》、《月亮光光》等数十上百传奇故事,具有很高的精神和艺术品位,是世世代代人民弘扬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光大民族正气的无价之宝。2006年,“汨罗江畔端午习俗”被列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与时俱进 走向世界
汨罗江畔端午节的纪念屈原文化,尤其是龙舟竞渡,不仅是中国人民也是世界人民的宝贵财富。近几十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国际文化交流的强劲步伐,它已经跨出国门,走向世界。
目前,屈学已传遍世界,屈原的著作先后被译成德、日、意、英、俄、法、越、朝等国文字。纪念屈原的话剧、电影已见诸国外。屈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求索精神及其诗歌艺术,已铭刻在世界人民的心中。
进入上世纪80年代初,汨罗市和汨罗市所在的岳阳市大打端午文化品牌,年年“巴陵倾城闹端午”,仅汨罗江上就8次擂响大规模的国际龙舟赛战鼓。不仅传承古老的龙舟赛事,也举办趣味龙舟表演赛:龙舟点睛、龙舟闯火海刀山、龙舟接力夺标等,内容别出心裁;还举办集竞渡、文化、经贸和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型龙舟节赛。汨罗和岳阳的龙舟赛吸引了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英国、俄罗斯、新加坡等国家的数十支龙舟劲旅参赛。每年端午,意大利、韩国、日本等国和台湾、香港、澳门的新闻媒体,或以整版的篇幅专题报道,或电视台以专题形式推介,盛赞屈原、汨罗的龙舟竞渡、屈子祠、汨罗江和中国的传统文化,龙舟故里的汨罗市和岳阳市也因之发展成为当今世界龙舟文化中心的都市。
如今,一年一度的香港国际龙舟赛迄今已举行了近20届。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缅甸、朝鲜等国举办龙舟赛,一年一度,隆重举行,从不间断。龙舟竞渡已传播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性现代体育文化运动,并被列入了2008年奥运会表演赛项目。
今年端午节是全国法定节日调整后的第一个法定端午节假日。为更好地利用传统民俗节日,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主办的“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文化活动正式落户湖南。我们相信,纪念屈原的龙舟竞渡文化具有为人类文化发展方向所认同的多种宝贵价值,必将在更为广阔的世界文化海洋竞渡中发出夺目的光辉。
(作者系湖南省文联副主席、研究员)
- 新湘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