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事背后的思考
课堂上发生的寻常小事成为教师们的教研话题 老师提问,学生举手回答问题,回答正确,老师给以肯定和鼓励,这些在日常教学中都是约定俗成、习以为常的。这些是不是就一定符合教学规律,是不是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有些教师缺乏教书育人科学方法。而随着“关键教育事件”研究的提出,教师全都带着“放大镜”走进课堂,对自己的一句口头禅、一个手势都逐一挑剔,从而使教师们开始习惯反思自己的身边事、寻常事,并找到了启迪学生思维的艺术,对教育观念的更新、德育手段的转变和教学效益的提升,都有不同程度的促进。
要不要请没举手的学生回答问题 某位有着近30年教龄的资深教师,对课堂的控制可谓驾轻就熟。为准备一年一度的校级公开课,他对教材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并收集了大量文字、图片资料,制成精美的课件,教案也几易其稿,甚至把课堂教学每个环节要导入的话、要举的例子都确定下来。课堂上,他本着启发式教学的原则,通过课前精心准备的提问来激发学生思考。由于准备充分,课上得很顺利,这位教师自我感觉也不错。但课后同组一个老师的意见让他猝不及防,“你今天提问学生时,为什么只让举手的学生回答,而对不举手的学生却视而不见?”
老师课堂提问,学生举手回答,这再自然不过的教学环节也会有问题?课后这位教师对学生举手问题专门作了分析后发现:并不是所有举手的学生都理解教师的提问,有的是一知半解,有的是凑个热闹。不举手的学生也并不是都不懂,有的是想先听其他同学的答案,与自己作比较;有的是怕答错了,被同学笑话;也有的学生当天心情不好,不想参与……
经过这番分析和思考,使他认识到: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是问题的探索者。教师应根据平时对学生学习状况的掌握情况,进行分层提问,兼顾举手和不举手的学生,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平衡发展。
从“再想想”到“请说说” 聘请专家学者给老师作专题报告,是常见的教师教育方式,虽然有其优势,但总让人有一种“道虽好,但远人”的感觉。而关键教育事件研究的问题就是发生在教师眼前的真实问题,而且切入口较小,更易拉近教师与教研的距离,激发他们表达自己观点与体验的热情。
请看这样的实例:这是某学校物理的一节新授课,教师在讲述磁通量变化的概念时,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假设了这样一种情况:竖直放置的条形磁铁N极下方有一个弹簧线圈。教师提问:“如果把弹簧线圈所围的面积渐渐拉大,其他条件不变,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如何变化?”
学生甲回答:“变大。”教师:“再想想。”
学生乙回答:“变小。”教师:“再想想。”
上述事件中,对于学生甲的回答“变大”,教师的回答是“再想想”,这样传递给学生的信息是:“你的回答不对,再重新思考一下。”对于学生乙的回答“变小”,教师的回答依旧是“再想想”。“变大”和“变小”都不对,这让学生无所适从。
课堂提问的关键之一,是要让学生把所思考的内容尽可能表达出来。作为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理念,要使学生获得良好发展就必须了解学生,而了解学生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倾听----听学生思维过程的表述。“变大”和“变小”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如果教师把“再想想”改为“请说说”,让学生来解说他的答题思路,教师就可以获得许多有价值的反馈信息,可以作为平衡发展的依据。
引导教师学会从小事的背后思考问题,以小见大,由表及里地看问题,在细节当中发现问题的根本,在事件当中找到差距所在,这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进行批判和重新认知的思考过程。
- 新湘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