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 - 《新湘评论》2018年第8期
P. 32
XinXiangPingLun
他叫沈昌健,是来自湖南省常德 比别人快乐。因为这些事是我自己想 职业农民”,吸引更多年轻人返乡创
市临澧县四新岗镇白云村的农民。 干的,不是别人强迫我干的。”正是抱 业,通过培训让他们懂技术、懂管理、
沈昌健与父亲沈克泉是我们身边 着这样的心态,以“油菜大王”为微信 懂营销,最重要的是培育能留住人的
的普通人,但这两个普通平凡的人,偏 名的沈昌健的油菜科研道路越走越 新型产业,让他们在农村有展示自我
·
有特殊和非凡之处。他们坚持搞油菜 宽广。 的空间和平台。
杂交科研的事迹,曾被很多媒体跟踪 “这几年,给予我支持的领导和科 “当然,农村还是要以农业为
报道。 研人员多了,我的油菜科研水平也有 主。农民要脱贫致富,造飞机造坦克
农民到底能不能搞科研?沈昌健 了很大提高。去年‘白花一号’经中国 不可能,我们要搞实际的。”在沈昌健
与父亲的经历一度引起巨大争议。 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测试中心 看来,搞好农业产业化,就是要种好
面对此起彼伏的质疑,父子俩没 检测,属于优质油菜花。而我们的‘沈 优质稻、优质油菜等特色农副产品,
有理会。缺仪器,他们用肉眼观察,凭 杂油一号’比对比品种增产16%,按照 发展特色养殖业,把冬闲田、抛荒田
记录总结规律;缺人手,母亲、爱人一 国家规定,只要比对比品种增产 5%, 利用起来。
起上阵;缺经费,变卖家产,把亲戚朋 就可以算是一个新品种了。”说到这 三月的北京城,春风荡漾。远在
友借了个遍;缺技术,他们一有时间就 里,沈昌健此前凝重的神色不在了,眉 家乡的油菜花已经盛开。往年这个时
到省城找专家教授请教。 眼间透出喜悦。 候,沈昌健都会在田地里忙碌。今年,
年复一年,沈昌健与父亲克服种 2018 年的春天,第一次当选全国 为了不辜负乡亲的重托,身为全国人
30
大代表的沈昌健每天都集中精力开好
徐畅 会,发好言,履好职。只有在晚上空闲
时候,他才会和家人联系,了解家乡油
油菜花开 菜的生长情况。
我来履职 妻子发来油菜的照片,沈昌健会
打开从家里带来的科研记录本,仔细
对比观察,由此判断油菜的生长状
手掌宽厚,手指粗壮,皮肤粗糙。
这是一双农民的手,也是一位农 态。“我的母亲和妻子在老家帮忙,每
民科学家的手。而且,这还是一双全 天还请了五六个人。”沈昌健说。
国人大代表的手。
对家人的思念、对油菜科研的牵
挂,沈昌健一一写在了工作日记里。
种困难,只为研发出超级杂交油菜。 人大代表的沈昌健来到北京。在湖 “这正是搞科研的关键时期,套袋、做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的培 南团全团会、小组会等多个场合,他 杂交、记录等等工作正在开展。我远
育,他们家的油菜长到了一人高,甚至 介绍自己在农村的所见所闻,和大家 在北京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妈妈、
一株需要多人合抱,而且与其他产品 分享关于乡村振兴的所思所想。 爱人你们在家辛苦了,我衷心感谢你
相比,抗倒伏、抗病虫害和抗冰冻能力 “作为农民代表,我要思考如何结 们。”在3月9日日记的最后,沈昌健这
更强,产量更高。 合政府工作报告内容开展实际工作, 样写道。
“我的偶像是袁隆平。他在那么 怎么带领广大村民建设自己的美丽乡 担科研重任,为农业发展筑桥铺
艰苦的条件下,解决了那么多老百姓 村,进而实现乡村振兴。我觉得身上 路;当人大代表,为乡村振兴建言献
吃饭的问题,我现在遇到的困难算什 的担子很重,但我相信自己有能力做 策。“农村产业要搞好,农民也要提升
么?”对于别人给他泼的冷水,沈昌健 些事情。”来北京之前,他在几个乡镇 生活品质,也可以吃好米好油嘛。”谈
看得很开。 调研,发现在农村看不见多少年轻人, 起未来,沈昌健的眼神里饱含希望,嗓
“为什么我比别人苦?因为我一 “很多地都荒着,今后谁来种地?” 音比之前更洪亮,黝黑的脸庞,笑得真
直在追求自己的梦想。我苦,但是我 对此,沈昌健建议“大力培养新型 挚、淳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