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 - 《新湘评论》2018年第8期
P. 31
XinXiangPingLun
保护传统村落、改造旧村落和新建小
康新村相结合,打造“望得见山、看得
发挥核心引领作用 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推
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进农民增收常态化。紧紧扭住产业
脱贫这个关键,更加注重扶贫与扶志 ·
中共永兴县委书记 赵 宇 扶智相结合,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
力,为广大贫困农民拓展持续增收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
富路径,以脱贫攻坚实效补齐乡村振
工作的总抓手。县域是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县委县政府承担着乡村振兴重大职 兴短板。
责,必须发挥核心引领作用,着力破解城乡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让
乡村的每一寸土地都生长出绿色和效益,让每一位村民都得到尊严、实现全面 健全乡村治理体系。乡村振兴,
治理有效是基础。地方党委政府必须
发展。
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强化乡村治
理制度性建设,构建起党坚强领导、群
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十九大报告 等基础设施建设,吸纳好、承接好城市 众积极参与、法治强力保障、文化繁荣
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城乡融合”代 资本、人才等溢出要素,大力发展休闲 发展的乡村治理新体系。突出关键少
替“城乡统筹及城乡一体化”,2018 年 旅游、健康养老等新兴产业,实现城乡 数带动作用。创新县级领导联乡包
中央一号文件更是将“坚持城乡融合 错位互补、融合发展。 村、联企包项、联户包案、联商包优“四 29
发展”列为乡村振兴战略基本原则之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三 联四包”机制,由县委委员和县级领导
一,既是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 农”发展科学化。持续深化农业供给 牵头率领一支县委工作队,联系一个
继承与发展,更为新型城乡关系提供 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产业由基地 乡镇及其重点村,打造领导带头、乡镇
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框架。突出乡村主 建设向精深加工转化。继续以放活土 主体、部门协作、党员参与“四位一
体地位。乡村振兴战略把乡村作为与 地经营权为重点深化农业农村改革, 体”抓振兴、谋发展工作格局,把党的
城市并行的发展主体,更加主动聆听 稳妥推进“两权”抵押贷款试点,鼓励 领导贯穿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过
村组干部、党员群众的声音与诉求,更 社会资本下乡以租赁、合作方式利用 程。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脱贫
加突出乡村产业、生态、文化等资源的 农村土地和林地依法开展创新创业、 攻坚大力推进乡村阵地规范化建设,
比较优势和差异化发展,更加注重激 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推进优势农业产 推进村级办公阵地的改造升级和各
发乡村内生发展动能。推进县域规划 业化。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 项工作制度的规范化建设。充分发
互融。探索县域经济社会以城乡、产 系,实施农产品精深加工提升行动,做 挥党组织主阵地作用,打造党员经常
业、土地利用等规划的“三规合一”或 优做精永兴冰糖橙、泰宇油茶、源和油 性受教育平台,建成党员干部学习、
“多规融合”,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 茶等名牌产品,培优培强永兴四黄鸡、 培训、议事活动中心和群众文化活
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在县域层面 金鲤鱼大米、青山垅红米等地方特色 动、办事中心。通过正常化“三会一
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规划协调推进。以 农产品,形成一批拥有地方特色、优良 课”等组织生活制度,不断强化农村
中心镇、特色小镇为载体,推动县域基 品质和市场竞争力的品牌农产品。加 党员宗旨意识,做经济发展的排头
础设施、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突出 快农业新旧动能转换,促进农业与旅 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建设村民精
“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充分挖掘和 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 神家园。建设好农家书屋、“百姓大
发挥各村资源优势、传统优势和区位 合。推进乡村环境田园化。以成功创 舞台”、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基
优势,为每个村庄制订切合实际、特色 建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 层文化载体,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
鲜明、可操作性强的个性分规。聚集 用示范县为契机,深入开展以垃圾治 义核心价值观,讲好乡村故事,引导
乡村发展要素。充分发挥政策、区位、 理、厕所革命、规范村民建房、污水收 移风易俗,让清风正气充盈每一个乡
交通、招商等“管道”的桥梁纽带、沟通 集处理为重点的洁净乡村四年行动计 村,让良好家教家风滋润农村每一个
传导作用,扎实推进乡村水、电、路、讯 划,建设好清新清净田园风光。坚持 家庭,让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