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2 - 《新湘评论》2018年3期
P. 52
是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
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提升农业主体
因地制宜发展县域经济 素质。把乡土人才放到重要位置,实
现农村人才的本土化和特色化。加大
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力度,提高 ·
县域经济科技贡献率。
中共东安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 龙向洋
坚持民生至上,确保县域经济民
本化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 观,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
盾。”县域经济的发展也应置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的背景下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多谋民生之利、多
统筹考量、理性观照,深刻领会党中央新思想、新部署,从县域层面着力解决发 解民生之忧。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统筹县域内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
各方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建
坚持城乡融合,促进县域经济一 务、智慧产业、智慧民生三大领域,不 构大扶贫格局,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
体化发展。以县域中心城镇群建设为 断丰富各类信息化应用产品,拓宽城 相结合,练好扶贫“绣花功”,着力“造
核心引领一体化。强化县(区)全域城 乡一体化空间和渠道。 血式”扶贫,确保 2019 年贫困人口全 51
镇化思维,完善中心城镇群战略布局, 坚持因地制宜,走好县域经济差 部脱贫,实现共同富裕。完善社会保
优化县域空间结构,畅通城乡资源配 异 化 路 子 。 实 施 区 域 地 标 品 牌 战 障体系。全面建成县域内覆盖全民、
置要素通道,促进产业集聚与产城融 略。做大做强资源稀缺性、产品唯一 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
合。把特色小镇建设作为战略支撑, 性、品质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的区域 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大力推行
走城乡统筹、城乡一体、节约集约、生 地标产品产业链,引导工农业生产向 全民参保,完善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
态宜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坚持“双 最适宜、最有优势的区域集中,彰显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统一的城乡
核”驱动,把东安县城建成永州市次中 地标产品历史文化底蕴,形成产业集 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
心,把芦洪市镇建成县域副中心、电力 群,发挥功能多元化、价值高端化、生 制度,建构高效率城乡救助体系,在
小镇。以全域旅游与特色小镇建设为 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优势,推高县 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
抓手推进县域产业融合,进一步健全 域经济比较优势。着重做优做强“东 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大力实施 安鸡”国家地理标志品牌,向品牌经 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保证全体人民在
乡村振兴战略补齐一体化。按照产业 济、规模效益进军,推动产业发展迈 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建
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 上价值链中高端。大力推进农业供 设县域生态文明。绿水青山就是金
的总要求,实施“县主导、镇负责、村实 给侧结构性改革。确保农业供给与 山银山,就是子孙后代、千秋万代的
施”三级联动,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农 市场需求相适应,因地制宜发展特色 靠山。从“四个意识”的高度,坚决配
村,留住美丽乡愁,提升农民“幸福收 种养、生态休闲农业、特色高效农业, 合和支持中央环保督察工作,坚持问
益”,补齐“三农”短板。着力促进农村 谋划农产品产地市场,打造纵横交错 题导向,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坚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 的精细农业长廊,形成特色各异、面 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打赢蓝天保
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激发乡村 向全国全球市场的农业产品集群,通 卫战。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促进人与
振兴的经济动能。借力信息化推动一 过优化农业的区域结构、产品结构、 自然和谐共生,推动低碳循环发展,
体化。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推进农业 产业结构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持 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加强黄
生产智能化、农产品经营电商化、农业 续增收。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传统型 泥洞、舜皇山、紫水河流域生态功能
管理透明化、农业服务高效化,让农民 农业粗放经营、追求数量、质量偏低, 区建设,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让域内
享受信息化发展的成果。聚焦智慧政 不适应高品质消费时代,当务之急就 青山常在、绿水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