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 - 《新湘评论》2018年6期
P. 37

XinXiangPingLun
                                                                                                                XinXiangPingLun
                                                                                                                      治国
               毛泽东是拿主意决定大事的人,周恩来是负责执行的。这 “两弹一星”。周恩来同志担任中专委主任,负责这项研制
               句话不无道理,但说得绝对化了。毛泽东同志不是光拿大                          工作。钱学森同志曾说:“我国搞原子弹、氢弹、导弹、人造
               主意,对他认为在全局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具体工作,也总是                         卫星,都是周总理领导的。”无论在3年严重经济困难中,还
               抓得很细、很紧,一抓到底,一定要抓出结果来。周恩来同                         是在“文化大革命”的大动荡岁月,这项工作从来没有停顿
               志也决非只是起执行作用,他同时也是一个有着远大战略                          过。如果没有他的有力领导,这是不可能做到的。
               眼光和决断能力的大政治家。                                          周恩来同志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兼任外交部长8年多,作
                  革命时期,他在主持起草的1929年中央“九月来信”中                      出许多卓越贡献。他一直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写道:“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这是中国革命的特                         在外交部成立大会上说:“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
               征,这是中国经济基础的产物。”这是何等的见识和决断                          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要认
               力!全民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初期,他长期战斗在国民                          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的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
               党统治区,不仅进行着艰难的国共谈判,而且负责领导党在                         惧,要有信心。”表达了已经站起来的中国人的高度自信。他
               整个国民党统治区的工作,在极端险恶的环境中从容应对                          提出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展现出一种新型的国家之间
               种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突发事件,赢得广泛的人心。 的关系。他出席日内瓦会议,同有关国家的负责人反复磋
               时任新华日报社社长的潘梓年回忆道:在那时候,在工作中                         商,解决了一系列难题,实现了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
               有“有恩来同志在”这样一个强有力的感觉。成为新中国临                         他说:“用协商的方法来解决国际纠纷的原则也被推进了一
               时宪法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就是周恩来                         步。”在第二年的万隆会议上,他又提出“求同存异”的主张。
                                                                                                                   35
               同志主持起草的。它描绘出一幅建设新中国的完整蓝图, 在他的领导下,新中国外交工作中许多原则性的重大方针在
               已经被历史证明是正确的、符合实际的。                                 实践中逐步形成,有些一直延续到今天。
                   周恩来同志长时期担任新中国总理,而总理是总理一                            从这些事例中不难看出,无论在中国革命还是在社会
               切的。开国不久的1949年12月,他提出经济工作中的六种                       主义建设中,周恩来同志都显示出卓越的能力。他不愧是
               关系,都是全局性的问题。在头一条“城乡关系”中,他说: 一位有着远大战略眼光而又能巧妙付诸实施的大政治家,
              “城市领导乡村、工业领导农业,资本主义社会就是如此,社                         从而博得中国人民以及世界上众多人士的钦佩和尊敬。
               会主义社会更是如此。”“那么,是不是就可以不要依靠农业                            但是,周恩来同志总是有意使自己主要扮演一个执行
               这个基础并从而忽视乡村呢?不能。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                          者的角色。新中国成立之初担任过8年总理办公室副主任
               取消或忽视乡村这个广大的农业基础。”这里已孕育着“工                         的李琦说,他曾问周恩来同志:为什么你要管那么多具体的
               业为主导,农业为基础”这个重要指导方针。在3年严重经                         事,不在理论方面再更多地做些事。周恩来同志回答:你怎
               济困难时期,周恩来同志不仅废寝忘食地解决当时最急迫                          么也讲这样的话?我们这样一个大国家,就有那么多具体
               而极端棘手的粮食问题,而且随后又主持提出对国民经济                          的事得有一个人管起来。我多做些这样的事,就可以使毛
               进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负责起草中共中                       主席有更多时间来考虑那些大问题。这是他发自内心的自
               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这封                         白。为了国家和人民的事业,他甘愿把自己始终放在“配
               信直接向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宣读和讲解。在全党和全国                          角”的位置。事实正如陈云同志所说,毛主席最离不开的人
               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终于从严重的经济困难中走了                           是周总理。
               出来。
                                                                          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的崇高品格
                  周恩来同志特别重视科学技术和知识分子的作用。他
               说:“把我们祖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习近平同
               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他提醒大家一定要认识到:“现代科                        志指出,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不能改变。
               学技术正在一日千里地突飞猛进。”“这些最新的成就,使人                            周恩来同志之所以受到亿万中国人民如此发自内心的
               类面临着一个新的科学技术和工业革命的前夕。”“这些进                         爱戴,并且对他有那样强烈的亲近感,还因为他那崇高品格
               步,把我们抛在科学发展的后面很远。”从而响亮地喊出“向                        和动人魅力。在他心中,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比
               现代科学进军”的口号。那时,科学技术新发展的最高峰是                         什么都重要。他说过:“革命就是为了使全国人民不再过苦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