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 - 《新湘评论》2018年6期
P. 38

XinXiangPingLun
             XinXiangPingLun
                治国
                    日子,要过上好的生活。”他为此的付出远远超出常人所能                         出了名的。”郭沫若同志在《洪波曲》中讲到自己亲眼看见的
                    想象的程度,而个人的得失、毁誉和安危从不放在心上。他                         情景:“他一切都以献身的精神应付,就好像永不疲劳。他
                    这一切都发自内心,时时刻刻自然地从各种细节中流露出                          可以几天几夜不眠不休,你看他似乎疲劳了,然而一和工作
                    来。凡是同他有过接触的人,几乎都能讲出许多这样的事                          接触,他的全部身心便和上了发条的钟一样,有条有理又发
                    情来。                                                挥着规律性的紧张。”说他“可以几天几夜不眠不休”,当然
                        粉碎“四人帮”后不久,中国革命博物馆准备举办一次纪                      是在十分必要时才那么做的。万隆会议先遣组组长姚力曾
                    念周恩来同志的展览会,希望借用一些周恩来同志和西花厅                         说:“在万隆的七八天内,周恩来同志每天睡觉的时间大体
                    的遗物。这个提议最初被邓颖超同志拒绝了。她说:恩来平                         只有3小时。”这听起来让人难以相信,但姚力细细地说明他
                    时常讲,多少同志为革命牺牲了,有的连名字都没有留下来, 每天的时间安排,让人不能不信。后来,周恩来同志的机要
                    我们还要什么呢?后来中央作了决定要办这个展览,她才把                         秘书郭英会讲的情况,和姚力所说的完全相同。
                    一些遗物拿了出来。这些只是他们平时在家中的谈话,并没                             周恩来同志历来顾全大局,有时甚至要忍辱负重,从而
                    有什么豪言壮语,却真实地坦露出他的内心世界。                             在紧要时刻避免了党可能发生的分裂。“文化大革命”是他
                        周恩来同志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他对人民无微不至的关                       十分痛苦的时期。他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有时他
                    怀,是他对同志和朋友的细心爱护。河北邢台在1966年3月                       不得不说一些违心的话、做一些违心的事,因为不这样做就
                    8日凌晨发生地震,造成严重伤亡。周恩来同志当天就召开                         不能继续进行党和国家的正常工作,坚持“抓革命,促生
                    国务院紧急会议部署救灾,9日深夜赶到邢台。第二天下午, 产”,尽量减少“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损失,保护大批党内外
                36
                    他来到受灾最严重的村子。群众听到周总理来了,都涌到一                         的干部。邓小平同志说:“‘文化大革命’时,我们这些人都
                    处空场。他登上一个大木箱讲话,发现老百姓迎风站着,坚                         下去了,幸好保住了他。”陈云同志说:“没有周恩来同志,
                    决要求当地干部让群众掉过头去,他改为迎着风讲话,鼓励 ‘文化大革命’的后果不堪设想。”这是大家所熟知的。
                    大家要“发展生产,重建家园”。在照片上还可以看到他讲话                            1972年5月,他被确诊患膀胱癌,发展到每天便血,但
                    时那充满忧伤的神情。电影艺术家秦怡在回忆文章中讲道, 仍继续超负荷工作。从确诊到住院的两年内,除了13天以
                    抗战时在重庆,她的女儿斐斐得了胃病,经常呕吐。1957年, 外,他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在12小时以上。直到邓小平同志
                    她到北京参加亚洲电影节。“在一次晚宴中,我有幸坐在周总                        复出并参加联合国会议归国,他才在1974年6月住进医院,
                    理的身边。他忽然问我:‘斐斐怎么样?现在还吐吗?胃病                         当天就做了大手术。住院期间,他会见外宾65批,在医院召
                    是不是已经治好?’时隔多年,连我自己都快要忘记的事,周                        开会议20次,出院开会20次,找人谈工作200次以上。其中
                    总理却记得如此清楚。这更使我对他的敬意倍增。他岂止                          包括:扶重病坐飞机到长沙毛泽东同志处解决四届人大“组
                    关心了我的女儿和我,他的心胸装着整个人类。”                             阁”这个全局中的关键问题,在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
                        周恩来同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投入的精力,单用                        工作报告,重申分两步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设想。他完全
                   “全力以赴”“不知疲倦”之类的词来形容是远远不够的。几                         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十年里,他平均每天工作都在12小时以上,有时每天只能睡                            周恩来同志作为20世纪有着重大国际影响的一位巨
                    五六个小时。他处理工作时,总是要求把情况先弄得清清                          人,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属于世界,受到众多外国朋友的尊
                    楚楚,想得很细很远。他对经济数字和历史情况的熟悉和                          敬。他逝世后,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上,由会议主席提议,
                    记忆力常常令人吃惊,因此他提出的意见总能那样的细致                          全体代表起立为他致哀。联合国大厦前也下了半旗。1979
                    周密、合情合理。                                           年10月,法国政府在巴黎举行周恩来20年代旧居挂纪念牌
                        李先念同志曾讲到他的工作精神和品格:“周恩来同志                       的仪式。大理石纪念牌上镶嵌有他的半身铜像。这是法国
                    是一位既有革命胆略又有求实精神的共产主义者。他在每                          著名雕塑家保尔·贝尔蒙多的作品。他说:“我希望重现周
                    一重大斗争中,善于把两者结合起来。他是非常务实的人, 恩来的生命和魅力,力求让更多的目光聚集在他的脸庞上,
                    时刻不忘实事求是这一原则,每件工作,他都要弄清楚实际                         从他明朗的形象辉映出他的内心世界、他的活力和他的精
                    情况,考虑到前后左右,正反两面,以及当前和长远、国内和                        神。”法国总统德斯坦在揭幕式上动情地赞扬周恩来是“一
                    国际的种种条件及实际效果。他考虑问题的周密和细致是                          位具有巨大魅力、智慧超群和学识渊博的人”。他说:“对这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