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2 - 《新湘评论》2018年6期
P. 62
XinXiangPingLun
XinXiangPingLun
看天下
书院学规》碑,对今人亦尤多启示,如 清代文学名家袁枚年轻时到长沙,登 南边陲云南即爆发讨伐复辟逆流的
“时常省问父母”“气习各矫偏处”“痛 门拜访罗典。但罗典认为袁枚为人放 惊天怒吼,蔡锷与唐继尧等发动护
戒讦短毁长”“损友必须拒绝”“通晓时 荡,作文亦另类,且收女学生,故心生 国战争。
务物理”“参读古文诗赋”“读书必有过 厌恶,托病不见。袁枚吃了闭门羹走 任护国军第一军总司令的蔡锷,
笔”“夜读仍戒晏起”等。此碑于清乾 后,罗典竟叫人水洗书院门前台阶,以 1916 年春组织指挥四川战役,牵制袁
隆十三年(1748)刻,岳麓书院山长王 驱除邪气。袁枚离开长沙前,写诗吟 军主力,乃全国反帝制运动的中流砥
文清撰文。这些条文既是岳麓书院学 赞岳麓山景物,唯《红叶亭》一首只抄 柱。同年3 月 22 日,袁世凯被迫取消
规,亦反映着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与 录杜牧的绝句《山行》,且故意漏抄两 帝制。是年 9 月, 蔡锷东渡日本疗治
方法。 个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 喉癌。11 月 8 日,年仅34 岁的蔡锷病
大雨滂沱,阻碍着游人继续前行 人家,停车坐枫林,霜叶红于二月花。” 逝于日本福冈。北洋政府于岳麓山
的脚步。人们拥挤于讲堂内,看而又 罗典听闻,愕然之后连道“惭愧”,即令 举行国葬,蔡锷成为民国史上国葬第
看,思而又思。讲堂内外,每一牌匾、 门生摘下“红叶亭”匾额,改亭名为“爱 一人。蔡锷就读长沙时务学堂时的
对联、碑石、木刻,都是有来历、大讲究 晚亭”并亲题新匾,此后对晚辈多予 老师梁启超,不仅撰写挽联——“知
的。来岳麓书院,可谓一次国学之 护爱。 所恶有甚于死者;非夫人之恸而谁
旅。如此一想,心中便对身边周围的 相对于毕沅改亭名的正史,我更 为?”深沉赞美蔡锷的崇高精神境界,
游人生出许多好感来。不论他们的国 喜欢这则传说,因为它刻画了罗典古 更在追悼会上指出蔡之讨袁是“为国
60
学根底如何,在这个多以金钱衡量效 板而又知错即改的可爱性格。或许, 民争人格”。
益的资本和信息时代,肯来这散发着 这也是岳麓书院传统和精神的某种 蔡锷16岁考入的长沙时务学堂,
古人幽思的岳麓书院一拜或一游,实 隐喻? 是 1897 年由维新派创办的湖南第一
在难得。 这一掌故如同一条隐隐约约的 所新式学校。戊戌变法失败,时务学
导游是一位眉眼清秀的潇湘人样 线,让人联想线上的一些点。岳麓山 堂几经改名,1903 年与岳麓书院合并
貌女子。她说,岳麓书院现在是湖南 腰、白鹤泉后,由花岗石圆形基座和矩 为湖南高等学堂。1926 年,在岳麓书
大学的一个学院,书院的导游很多都 形尖碑组成的蔡锷墓及墓主生平,便 院旧址成立了湖南大学。千年学府岳
是毕业于湖南大学。说话间神情颇为 浮现脑海…… 麓书院,开启了现代转型。
自豪。 蔡锷1882年生于湖南宝庆(今邵 岳麓山声名远播,乃因岳麓书院;
长沙多暴雨,在岳麓书院遇到的 阳市)府洞口县。1911 年武昌起义成 岳麓书院千年犹盛,乃因名师高徒。
这场雨,算是让人领教了。观览完书 功,蔡锷在云南领导新军起而响应,任 不能说蔡锷出身于岳麓书院,然而回
院讲堂,雨不仅没收歇,反倒越下越 云南军政府都督。1913 年被袁世凯 顾岳麓书院的迁变,无法不让人想到
大,如注如泼。无法继续前往更多景 调至北京,此举兼笼络与看管之意,然 蔡锷。历史上的蔡锷,此刻岳麓山上
点,只好进入书院的书店翻翻书,内心 起初蔡锷对袁仍抱好感,认为袁“宏才 风雨中的蔡锷墓,就如此不知不觉串
却惦记此次未能重游的胜迹。首先想 伟略,群望所归”。 起了今番对岳麓书院的游访……
到的是爱晚亭。 1915年5 月,袁与日本秘密签订 雨仍无稍减之势,而闭院时间将
出岳麓书院后门不远,便是与安 《二十一条》,并酝酿称帝。作为早 至。我们一行人到大门口边避雨边
徽滁县醉翁亭、杭州西湖湖心亭、北京 年即矢志推翻帝制、“流血救民”的 等车。
陶然亭公园陶然亭并称中国四大名亭 革命军人,蔡锷心中愤怒之火被点 望着眼前纵情倾泻的雨,望着院
的爱晚亭。爱晚亭由岳麓书院山长罗 燃。同年 11 月,蔡锷以治病为由离 内外雨中摇曳的香樟树,我问导游是
典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 年), 京赴日,12 月 19 日辗转抵达昆明。 否湖南大学毕业?
原名红叶亭。“爱晚亭”之名为湖广总 12 月 12 日,袁世凯在北京宣布恢复 她笑而不答。或许她认为这是不
督毕沅根据杜牧诗句更改。 帝 制 ,国 号“ 中 华 帝 国 ”,年 号“ 洪 言自明,也或许她为自己的学历感到
但有一传说则与此相左。故事说 宪”。讵料仅仅 13 天,12 月 25 日,西 惭愧。而这一切,皆因岳麓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