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 - 《新湘评论》2018年第9期
P. 34

年,全市中心城区常住人口 112.83 万             界应进一步关注关心农村老人养老, 乐院”,下岗工人谷丰喜与广东一位
                    人,比上年增加1.25万人,占全市常住               有效解决农村养老产业发展中面临的                  慈善家合作,利用村里废弃的小学改
                    人口的比重为 15.49%。当前衡阳农               各种难题,变“夕阳事业”为“朝阳产                 建成民营养老机构,目前已招收 21
                    村人口流失主要表现为三种方向,即: 业”,进一步实现农村老人老有所养、 位空巢老人。衡阳市石鼓区探索建
              ·
                    由农业流向非农业,由乡村流向城镇, 老有所靠、老有所乐,共享社会发展                                  立“时间银行”养老模式,通过志愿化
                    由落后地区流向发达地区。农村人口                  成果。                               和公益化方式,由社区居民志愿为老
                    流失,特别是大量青壮年流失,“空心                     做好农村养老产业中长期发展规                人提供无偿服务,将服务时间存入
                    村”现象日趋严重,导致农村“留守老                 划,加速养老服务产业体系建设,努力 “银行”电脑和个人所持“银行卡”
                    人”数量增加。                           实现农村老人“老有所养”。做好农村                 上。当“存储人”进入老年,需要社区
                        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 养老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继续加大                                 提供养老服务时,可提取相应时间,
                    农村养老难以维系。据《2015 年中国               财政支持力度,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获得无偿服务。
                    家庭发展报告》显示,目前家庭规模小                 在乡镇建“敬老院”,村里建“托老所”,                   发展农村公共文化事业,提升养
                    型化,农村家庭平均规模为 3.56 人,2             构建一个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养老                  老产业服务档次,努力实现农村老人
                    人、3 人家庭成为家庭类型主体。且                 体系;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 “老有所乐”。目前,农村养老机构主
                    单人家庭、空巢家庭不断涌现。在养                  结合,促进医疗和养老资源深度融合; 要侧重在保障基本生活,保障贫困人
                    老方面,农村老年人照料主要依靠自                  健全农村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社会救                 口的传统格局上,对老年人的心理和
                 32
                    己和家庭成员。加上早期实行的计划                  济、社会保险等制度,做到城乡养老服                 精神文化生活重视不够,养老服务层
                    生育,许多家庭代际结构已由“正三角                 务均等化,推动农村养老事业不断完                  次较低。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大力
                    形”向“倒三角形”转变,一对夫妇要承                善,让更多的农村老人享受社会养老                  发展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加大文化设
                    担2个甚至2个以上老人的赡养责任, 产业发展的福利。衡阳县洪市镇洋泉                                  施的建设力度,以老年人协会、妇女协
                    最多的达12个,无论在经济还是精力                 村因地制宜发展集体经济,化解了村                  会、计生协会等组织为依托,通过政府
                    上,都是“难以承受之重”。                     民养老难。近20年来,村里托管农田                 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方式,提升养老产
                       “重葬薄养”等传统观念盛行,农                900 多亩,种植烟叶、湘莲,不但为当               业服务档次,开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
                    村养老雪上加霜。“养儿防老,积谷防                 地农民增了收,而且每年有50余万元                 文化、体育活动,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
                    饥。”然而,在农村,一些人还存在“薄                的集体收入。村里有了钱,公益事业                  活,使他们幸福地安度晚年。如建立
                    养厚葬”等丑陋观念,“生前不孝,死后                有人管,村里用集体经济把一些“五保                 老年人活动中心(室),组织老年人下
                    大闹”依然盛行,在南岳衡山一带,农                 老人”和“养老困难户”养了起来,使他                棋、聊天、跳舞、唱歌、看戏等,使他们
                    村安葬一位老人,费用多则十几万元, 们“老有所养”。                                          参与其中,乐在其中,有更多的获
                    少则六七万元,这些老人生前得不到                      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和民间力量, 得感。
                    儿女的孝敬,死后,在众多传统落后观                 实现农村养老产业多元化发展格局,
                    念的推动下,做法事、搞封建迷信、走                 努力实现农村老人“ 老有所靠 ”。
                    九州黄河……薄养厚葬,几乎成为农                  2016 年 12 月,国务院正式下文全面                本刊敬告     为满足读者需求,本刊
                                                                                           从书报刊中选用的作品(含图片),
                    村一种风俗。南岳镇樟树桥村去年以                  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明确提出“提升
                                                                                           有的因地址不详,未能与作者联
                    来先后有 8 位老人辞世,人均安葬费                农村养老服务能力和水平”。坚持
                                                                                           系。请作者见刊后与本刊总编室联
                    在9万元以上。                          “政策引导、政府扶持、社会兴办、市                     系,即邮送样刊并付稿酬。凡在本
                                                      场推动”的原则,通过一些优惠政策                     刊发表的作品即表明已授权入网相
                      加快发展养老产业的几点思考
                                                      和扶持项目,用政策杠杆撬动民间资                     关电子期刊数据库,不另付报酬。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随着               本,吸引社会力量到农村兴办各种养                     请作者自留底稿,本刊不负责退稿。
                    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养老产业也将迎                  老服务机构,打造特色养老产业。衡
                                                                                            :http://www.cnxxpl.com  :http://www.xxplzx.com
                    来快速发展契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                  东石湾镇上桥村出现了一家“幸福老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