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 - 《新湘评论》2018年第9期
P. 31
湘江杂评
学会漠视无谓的话题
我们参与无谓的话题,投入了不少时间和 汤的文章,打开手机,并不少见。有时候看着看
精力,却没什么像样的产出。 着、讨论讨论,小半天过去了。如果只是为了放
《世说新语》讲过割席断交的故事,说管宁 松身心,倒也无妨,可要是长期浸淫于此,无异
和华歆一块读书,门外有高官华车通过。管宁 于吸食精神鸦片,好像吸收了不少观点,仔细咂
不管,照样看书,华歆把书一扔跑出去看。管 摸咂摸,又好像啥也没获得。你也没收获,我也
宁说,你不再是我朋友了。 没收获,却共同成就了人家的收获。
故事主要是劝诫不要贪慕荣华富贵,但从 这是一个眼球经济盛行的时代,注意力是
另一个角度看,其实还表达了对待无聊和浮华 可以变现的资源。我们参与无谓的话题,不经
的事物,应该采取什么态度的问题。管宁是藐 意间可能就汇聚成为人家的流量。你要是提
视不理,华歆是趋之若鹜。 供了好的产品和服务,我们成为流量也是一种
就拿当前的舆论场来说,就存在不少无聊 等价交换。可如果大家的关注中心是无价值
无谓的话题。别看无聊,经常形成现象级的话 的东西,连鸡汤鸡肋都不如,那就太不划算
题旋涡,动辄成千上万人参与进来,一起制造 了。往小里说,浪费大家的时间和精力;往大
出一场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舆论盛宴。 里说,不利于社会不良情绪的疏导,甚至会撕
比如,前不久有公号抛出一篇爆款文章, 裂社会情绪,不可不察。
29
说什么你的同龄人把你抛弃了,就因为人家在 应对之道也简单,漠视、无视、蔑视。任凭
你这个年纪就挣了大钱。批驳者大有人在,在 你跳脚喊叫,我自岿然不动,躲得远远的,钱
此就不多踩一脚了。可尘埃落定再看这件事, 场、人场都不捧。而对于无谓话题制造者、传
熊建
就好像有人在闹市中摔碎了一个啤酒瓶,引得 播渠道来说,也应该看到,吃相难看虽不违法,
哗然。大家热闹一番之后,打扫干净,各自散 但终究于自身形象不利,谁愿意顶着“焦虑贩
场。好似热烘烘一片,实则冷清清一场。 卖者”的标签呢?恶名一旦树立,人家见了都
类似这样的渲染焦虑、制造不安、贩卖毒鸡 绕着走,再想收割流量可就难了。
真知、掌握实情,这是我理解的“学”。 我,更要考虑是否有益于造福他人和社会。
“识”是判断层次的事。面对同样的事实、同样的材 “才”是运用层次的事。在我看来,才至少有两种:
料,由于“识”有高低之分,判断与结论自然就有精彩与 文才和干才。有文才者,能把文章写得优美;有干才者,
平庸、沉稳与虚浮、准确与偏颇之别。明末清初著名思 能把事情干得漂亮。如何把我们所研判的见识见解和
想家王船山说:“道莫盛于趋时。”意指思想在于与时俱 事业规划,结合社会的需要,结合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
进。在干事创业的道路上,偶然性非常之多,一个偶然 往,落实得更好、呈现得更好,需要我们拿出干才,善作
的因素,往往可以影响甚至决定事情的成败。因此,在 善成。曾国藩说:“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
面对各种偶然性时,保持独立思考,不盲从、不跟风,促 必须躬自入局,挺膺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干才不仅
使偶然性组合成必然性,既在客观上符合时代趋势,又 体现为一种业务能力,同时也蕴含着一种担当负责的态
在主观上符合个人潜能,方能找准努力的方向。当然, 度。只有敢于担当,善于作为,方能把事情做对,把事情
格局大者往往见识高,心里山高水阔,眼里天地澄明。 干成。
当代著名艺术家吴冠中主张“风筝不断线”,指的是作品 明代著名哲学家王阳明说:“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
好比风筝,飞得再高再远也不能断线,因为线的另一端 成。 ”有意识培养“学、识、才”三长,并有勇气将“学、识、
是启发作品灵感的母体,是人民大众之情谊。所以,我 才”三长付诸行动,付诸实践,达致干成事的愿景,这才
们在作选择的时候,既要考虑是否适合并有益于成就自 是我们干事创业的正确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