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 - 《新湘评论》2018年第9期
P. 29
关爱他人的志愿服务网络;组织广大志
愿者广泛开展以“邻里守望”“平安建
让雷锋精神成为城市标签 设”“环境保护”等为主题的学雷锋志愿
服务活动,动员广大志愿者参与城市管
理;推行学雷锋志愿者百姓城管模式, ·
姚建刚 让群众自己管理自己的城市、自己维护
自己的城市、自己美化自己的城市,百
望城是雷锋出生、成长和工作过的地方,望城人民对雷锋怀有深厚的感
姓城管模式被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推
情。回想半个多世纪以来,雷锋以他感人的事迹温暖着这座城,也改变着这座 介。点滴之力汇聚成爱的洪流,“30万
城。这里的人把雷锋精神作为一种信仰来追求,一份情感来守护,一种习惯来
延续。雷锋精神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标签、一方人民的精神罗盘。 志愿者共建雷锋城”成为雷锋家乡的响
亮口号。
一批典型,生成万紫千红。用身
一个符号,凝聚千言万语。把雷 580”通过多条渠道解决群众诉求:开 边事教育身边人,用身边人影响身边
锋元素融入到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和 辟政务绿色通道——实行“雷锋 580” 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关键是要
社会生活当中,让雷锋符号成为望城 向政府部门快速交办、快速出动、快速 给榜样应有的礼遇和保护。望城制定
人心中的精神图腾,一直是望城建设 反馈的紧急交办机制,解群众之所急; 《望城区学雷锋人员奖励和保护办
雷锋之城的核心要义。雷锋路、雷锋 与学雷锋志愿服务联网——发挥学雷 法》,从制度层面建立学雷锋激励机 27
社区、雷锋图书馆、雷锋大剧院、雷锋艺 锋志愿服务点多面广的优势,对一些 制,与诋毁学雷锋行动的社会不良风
术团,一大批以雷锋命名的单位、团体、 能够通过自愿服务帮扶解决的问题, 气作斗争,传递“好人不吃亏,好人有
建筑成为望城的闪亮名片;雷锋巨型 “雷锋 580”第一时间联系到最近的志 好报”的正能量。开展“雷锋之星”“五
雕像、雷锋日记雕塑、雷锋文化公园、雷 愿服务站点,以最快的速度伸出援手; 朵金花”评选活动,树立了一批可学可
锋政务超市成为望城的城市地标;雷 通过雷锋慈善基金会给予资金帮扶; 比、可亲可近的学雷锋典型。设立“好
锋纪念馆、雷锋精神研究会、雷锋精神 通过雷锋超市进行物质救助……近年 人馆”“荣誉榜”“点赞台”,激发争当雷
论坛、雷锋精神传播学院、雷锋精神巡 来,已受理求助热线 4100 多起,出动 锋传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望城电
讲团成为望城最具影响力的精神文明 救助行动近5000次,发放救助金1100 视台开设“雷锋群英谱”专题节目,让
建设基地;雷锋文学艺术奖、雷锋精神 多万元,物资近千万元。“我是雷锋 新时代的雷锋成为群众身边的明星、
公益广告大赛、雷锋式好党员好干部、 580,您有困难我帮您!”一句贴心话, 心中的英雄,让学雷锋活动成为新时
雷锋式好市民成为望城干部群众创先 温暖一座城。“一个电话,‘雷锋’上 代的社会时尚。近年来,望城涌现出
争优的旗帜。在望城,雷锋的符号抬 门。”一天24小时的真情守候,解群众 一大批学雷锋先进典型:全国道德模
头可见、驻足即观,雷锋元素遍布望城 之难,急群众之急。“雷锋580”成为老 范周美玲、全国劳动模范程德明、全国
大地,深植于每一位干部群众的心 百姓最值得信赖的朋友,获评全国最 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袁虎、时代楷模
中。一个符号胜过千言万语,一种精 佳志愿服务项目。 消防大队,中国好人郭德高、胡海涛、
神无需过多的说教,望城人在潜移默 一种服务,动员千军万马。坚持把 卢松柏、李群庆、向铁梅、胡丙炎……
化、润物无声中被雷锋精神滋养熏陶。 志愿服务作为传承雷锋精神的有效载 一个先进就是一个榜样,一个群体就
一条热线,温暖千家万户。开通 体,致力打造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志愿者 是一座丰碑,他们是群众心中的英雄
“雷锋 580”紧急救助热线,24 小时接 之城。望城58万常住人口,其中学雷 和明星。正是在他们的感召和带动
听群众诉求,架起政府、学雷锋志愿者 锋志愿者32万,占总人口的55.2%,志 下,望城的雷锋层出不穷,“出了雷锋
与群众之间的桥梁。在群众遇到困难 愿服务遍布了机关、学校、村社。成立 学雷锋,学了雷锋出雷锋”成为一种独
时能第一时间找到政府,找到学雷锋 学雷锋志愿服务总会,创建450个志愿 特的社会现象。一枝独秀不是春,万
志愿者,是望城用雷锋精神服务群众、 服务站点、20个雷锋超市、6支雷锋驿 紫千红春满园,“雷锋窝子”已霞光万
提升政府效能的有益尝试。“雷锋 站专业志愿服务队,构建了守望相助、 道、熠熠生辉,生成万紫千红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