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5 - 《新湘评论》2018年02期
P. 45
XinXiangPingLun
XinXiangPingLun
修身
一个人一辈子一定要读一部大书
大书者,经典也。读过大书的人,会有不一样的气象
郑蜀炎
有一个词是唐玄宗创造的。当他 亚的作品1840年就开始在中国译介, 革命导师列宁的一段话让我充满
第一次见到由贺知章引荐的李白时不 170多年间至少有60多人将其翻译为 敬意:“不懂黑格尔的全部逻辑学就不
禁脱口而出:“卿名满天下。”这位皇帝 中文……西方人也会为黛玉葬花动 能完全理解马克思的《资本论》,特别
一生功过不去评骘,但他对于艺术经 容,中国人也可以为安娜·卡列尼娜落 是它的第一章。”说实话,黑格尔的书
典还是很有眼光的,“名满天下”这一 泪。经典总是能够唤醒着人性中相似 以晦涩著称,我是没有读懂,更罔论其
43
脱口而出的评价,千年之后李白照样 的价值观和深沉的情感,打动着每一 他了。然而,惟其如此,才让人们对经
受之无愧。 个不同文化背景阅读者的心灵。 典产生着经久不衰的兴趣。子曰:“知
“自圣贤述作,是曰经典。”这是刘 当然,不会消失于时间的经典其 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
知几在《史通》里所说。其实,我更认 实是最花费时间的。马克思写《资本 者。”我相信,人生有许多快事,能孜孜
可塞万提斯的话:“只有不属于时间的 论》花了 40 年,歌德写《浮士德》花了 矻矻地读懂经典绝对是一种。
事物,才能在时间里永不消失。”作品 60 年,康德为静心思索《纯粹理性批 “文章千古事,亦与时荣枯。”互联
的价值是用时间而不只是销量来衡量 判》沉默了 12 年,《红楼梦》“披阅 10 网时代开拓了一个几乎人人都可以参
的,司马迁的“史家之绝唱”、苏东坡的 载、增删 5 次”,直到作者去世尚未写 与的阅读时代,对读屏与读书本不必
“大江东去”、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 完…… 有畛域之见,但“真理和谬误有着同样
平》、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写的 博尔赫斯说:“望远镜是视力的延 的传播方式”。我要说的是,消费主义
是热血情怀,写的是山河板荡,写的是 伸,电话是语音的延续,犁耙和刀剑则 在创造一种“伪阅读”,通过大量的娱乐
春秋大义。因此,无论经过了多大的 是手臂的延长,而书则完全不同,它是 消遣信息和调味料勾兑的“鸡汤”,让我
时间跨度,一襟凛凛正义与拳拳之忱 人类记忆和想象的延伸。”思维的延伸 们觉得时尚之风就是精致生活,职场
仍鲜活地“活在当代”,一直显现出无 不同于操控一件器物,尤其是高尚思 利益就是人生价值,现实无须参照历
限的可读性。 想总是保持着高尚的格调和品位,所 史,言行不必思考意义……这些应接
是的,仅以时间而论还不足以证 以,阅读经典必然是一个重新学习的 不暇的“刷屏”在经营一种以浅薄为轻
明其构建,经典是人类文化的精华,其 过程。大多读经典著作的人都会有这 松的阅读氛围,它让你将自己的思考
根本品质在于它超越了国家、民族、文 样的感受:书中的字你都认识,但这种 判断能力搁置下来,慢慢地迟钝、褪色。
化等距离。与克劳塞维茨齐名的战略 表面的熟悉又带着一种陌生——它并 汉语中,穷和贫的含义稍有不
思想家李德·哈特是英国爵士,可他在 不按照你熟悉的套路去演绎,它观念 同。贫从贝,与富相对,只是缺少财
自己的经典名著《战略论:间接路线》 的水位总是高于你惯性的思维。走马 富,意味物质的匮乏和不足;而穷的繁
卷首列举了《孙子兵法》中13条语录, 观花似的浏览、心不在焉的泛读,只会 体字下面是躬,屈身困于穴下,有劲使
因为他认为孙子“思想的渊博和深入 让你觉得它的距离越来越远,所谓“纵 不出,多指自己的处境和心理状态。
程度,从无后人能够超越”;而莎士比 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物质上的脱贫者不等于脱离了精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