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7 - 《新湘评论》2018年6期
P. 47

XinXiangPingLun
                                                                                                                XinXiangPingLun
                                                                                                                      修身
                  “1963 年的春天,使我们如此地                                                叱咤风云、大名鼎鼎的王震,却没有
               激动!——历史在回答:人啊,应该                                                    机会与他直接交谈。直到 19 年后的
               这样生!路啊,应该这样行!……”                                                    1962 年,王震到北戴河参加中央会
                   贺敬之这首创作于 1963 年春天                                               议,由郭小川引荐,贺敬之和夫人柯
               的长诗《雷锋之歌》,歌颂了雷锋短                                                    岩才得以与久仰的王震在这个海滨
               暂而又伟大的一生,激励了千百万                                                     城市面谈。据贺敬之回忆,当时“他
               热血青年,点燃了那段激情岁月。                                                    (王震)穿了一条马裤,见面就问:
                   1963 年的早春,乍暖还寒,北京                                              ‘哦,你就是贺敬之啊!’”虽说是第
               医院病房内,开国上将、时任国家农                                                    一 次 面 对 面 交 谈 ,双 方 的 谈 兴 都
               垦 部 部 长 的 王 震 刚 刚 动 完 一 次 手                                         很高。
               术,躺在病床上看报纸。王震看的                                                         王震 非 常 动 情 地 说 :“ 你 们 这
               是刊登在《人民日报》上的长篇通讯                                                    些诗人都看了没有,应该写写这个
              《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他为                                                     雷锋!担当起学雷锋、写雷锋的时
               雷锋的苦难童年而悲愤不已,看着                          点燃了                        代重任,我们这些老头子都要向他
               看着,这位出生入死、身经百战的将                                                    学习呢!”三人听了王震的一番话,
               军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热泪                    熊熊火炬的                            深受感动。作为喝过延河水、吃过                 45
               夺眶而出。他请来了诗人郭小川、                                                     陕北小米的老兵,郭小川、贺敬之
               贺敬之和柯岩。                                                             自然掂出了其中的分量,感觉到肩
                   贺敬之和王震虽然在 1962 年才                                               上沉甸甸的。在与三人作别时,王
               得以相识,但他早就对王震十分景                                                     震特别叮嘱:“诗,一定要写好雷锋
               仰。1943 年春节,贺敬之跟随艾青                                                  精神!”
               带领的延安鲁艺秧歌队到南泥湾慰                                                         1963 年 2 月,东北大地银装素
               劳三五九旅,在慰问演出中,演员演                              郑学富                   裹,柯岩作为第一批深入连队采访
               唱了由贺敬之作词、马可作曲的《南                                                    的文艺工作者,冒着风雪严寒,马不
               泥湾》这首歌。贺敬之第一次见到                                                     停 蹄 地 到 雷 锋 生 前 的 部 队 进 行 采

               着建设祖国的豪情,青年们争着抢着                  国奉献。在深厚的文化土壤和社会主                  好条件、提供鼓励支持,最大程度免除
               去往边疆,能与祖国同频共振,能为国                 义体制下,把个人得失放在国家利益                  开拓者的后顾之忧。相较当年,今天
               家建设多出一份力,被视作至高无上                  后面,把个人选择融于国家需要之中, 听从祖国召唤,更多兼容着为个人才
               的荣誉。                              其实是一种自主选择。这种选择,鉴                  能寻找施展舞台的丰富意蕴。海阔凭
                   当年风华正茂的少年,今天已年                照着对祖国的深情大爱、对时代的如                  鱼跃,天高任鸟飞,传承精神血脉,扎
               近耄耋,忆起奋斗岁月,他们仍旧“无                 火热忱,永远在民族的精神星空中熠                  根一方热土,定能书写出新时代的建
               悔青春”“弦歌梦想”。他们的人生选                 熠生辉。                              设奇迹。
               择,明显不是一笔用公式可以算清的                      今天,中国的发展水平今非昔比,                   西迁故事距今已远,但“西迁精
               账。在中华民族的价值谱系中,从来                  但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仍在,地区差                  神”绝不能丢。这样的迁徙故事,是中
               尊崇“兼济天下”,而非“独善其身”,从               距、城乡差距还是摆在全面小康社会                  国独有的时代记忆,也是中国发展奇
               来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讲“好儿女                之前的硬骨头。“西部开发”“乡村振                 迹的密钥之一。眺望前路,让我们传
               志在四方”。中国人自小耳濡目染的                  兴”等号召,呼唤着新时代的有志青                  承好“西迁精神”,将个人的奋斗步伐
               诗文、敬仰崇拜的英雄,无不有深入骨                 年,去广阔天地中创一番事业。随着                  深深刻印在国家发展历程之中,建功
               髓的家国情怀,关键时刻为国担当、为                 国家实力渐强,我们已经可以创造更                  立业、再创荣光!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