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 - 《新湘评论》2018年6期
P. 8

XinXiangPingLun
             XinXiangPingLun
                重要文献
                    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农业经                 增值。重点解决农产品销售中的突出                  联合与合作,提升小农户组织化程
                    营者队伍。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实施                  问题,加强农产品产后分级、包装、营                 度。注重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
                    智慧农业林业水利工程,推进物联网                  销,建设现代化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                  作用,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开展农超对
                    试验示范和遥感技术应用。                      体系,打造农产品销售公共服务平台, 接、农社对接,帮助小农户对接市场。
                       (二)实施质量兴农战略。制定和                支持供销、邮政及各类企业把服务网                  扶持小农户发展生态农业、设施农业、
                    实施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建立健                  点延伸到乡村,健全农产品产销稳定                  体验农业、定制农业,提高产品档次和
                    全质量兴农评价体系、政策体系、工作                 衔接机制,大力建设具有广泛性的促                  附加值,拓展增收空间。改善小农户
                    体系和考核体系。深入推进农业绿色                  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设施,鼓                  生产设施条件,提升小农户抗风险能
                    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调整优化                励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发展基于互                  力。研究制定扶持小农生产的政策
                    农业生产力布局,推动农业由增产导                  联网的新型农业产业模式,深入实施                  意见。
                    向转向提质导向。推进特色农产品优                  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加快推进
                                                                                            四、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打造
                    势区创建,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                 农村流通现代化。实施休闲农业和乡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
                    科技园。实施产业兴村强县行动,推                  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设一批设施完备、
                    行标准化生产,培育农产品品牌,保护                 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森林人家、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
                    地理标志农产品,打造一村一品、一县                 康养基地、乡村民宿、特色小镇。对利                 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
                    一业发展新格局。加快发展现代高效                  用闲置农房发展民宿、养老等项目,研                 富。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
                 6
                    林业,实施兴林富民行动,推进森林生                 究出台消防、特种行业经营等领域便                  然,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实现
                    态标志产品建设工程。加强植物病虫                  利市场准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管                  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
                    害、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优化养                  理办法。发展乡村共享经济、创意农                      (一)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
                    殖业空间布局,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健                  业、特色文化产业。                         理。把山水林田湖草作为一个生命共
                    康养殖,做大做强民族奶业。统筹海                      (四)构建农业对外开放新格局。 同体,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实施
                    洋渔业资源开发,科学布局近远海养                  优化资源配置,着力节本增效,提高我                 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健全
                    殖和远洋渔业,建设现代化海洋牧                   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实施特色优势                  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
                    场。建立产学研融合的农业科技创新                  农产品出口提升行动,扩大高附加值                  度,分类有序退出超载的边际产能。
                    联盟,加强农业绿色生态、提质增效技                 农产品出口。建立健全我国农业贸易                  扩大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科学划
                    术研发应用。切实发挥农垦在质量兴                  政策体系。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                 定江河湖海限捕、禁捕区域,健全水生
                    农中的带动引领作用。实施食品安全                  家和地区农产品贸易关系。积极支持                  生态保护修复制度。实行水资源消耗
                    战略,完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标                  农业走出去,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                  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开展河湖水系
                    准体系,加强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                  大粮商和农业企业集团。积极参与全                  连通和农村河塘清淤整治,全面推行
                    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健全农产品质                  球粮食安全治理和农业贸易规则制                   河长制、湖长制。加大农业水价综合
                    量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重点提高基                  定,促进形成更加公平合理的农业国                  改革工作力度。开展国土绿化行动,
                    层监管能力。                            际贸易秩序。进一步加大农产品反走                  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
                        (三)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               私综合治理力度。                          理。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继续开展
                    展体系。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延                      (五)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               退耕还湿。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把
                    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 有机衔接。统筹兼顾培育新型农业经                                  所有天然林都纳入保护范围。扩大退
                    通过保底分红、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等                 营主体和扶持小农户,采取有针对性                  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建立成果巩固
                    多种形式,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                  的措施,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                  长效机制。继续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
                    增值收益。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                  展轨道。培育各类专业化市场化服务                  建设等林业重点工程,实施森林质量
                    动,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                  组织,推进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 精准提升工程。继续实施草原生态保
                    能,支持主产区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                  帮助小农户节本增效。发展多样化的                  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生物多样性保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