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0 - 《新湘评论》2018年第8期
P. 60

XinXiangPingLun
                看天下
                        华夏大地树木种类多不胜数,而在
                    树名前冠以“国”姓者,则少之又少,国                        国之槐
                    槐是其一。国槐原为华夏独有,此后引
                    植域外,渐成普及树种,一如中华文化,
                    根源于神州大地,而润泽于五洲万方。
                    大约是,国槐在中华文化传统中的特殊
                    地位,因之,这种并不名贵的树种,成为
                    某种华夏精神的象征物,论其数量,广
                                                              马步升
                    布天下,论其树龄,号称古槐者,遍及东
                    西南北。在众多古槐中,以甘肃崇信境
                    内的“古槐王”为最,树龄高达3200年。
                        上溯3200年,时间的触角便直抵
                    商代末期,那么,“古槐王”若是一部史
                    书,承载的可是大半部中华文明史。崇
                    信位于六盘山之东,以西北各县普遍拥
                    有的国土面积而言,崇信属于大西北地
                58
                    域最狭小的县份之一。也许,正因为其                 槐树高大辉煌,每年的槐米极其丰硕, 果这棵古槐真的担当得起“王”的名头,
                    蜗居一方,自然环境始终保持良好。据                 但手头再缺钱,或者再爱钱的人,从无                 那么,围拢在它周边,树下的,树上的,
                    调查,崇信境内树龄在300年以上的古                一人爬树采摘槐米。                         植物,动物,也许还有人,都是一个不可
                    槐多达数十棵。纵观域内域外,许多古                     崇信本地人对古槐的热爱和膜拜, 拆分的共同体。包括“古槐王”本身。
                    树名木之所以渡尽劫波,能够存活到今                 更多的来自文化传统,这种文化传统又                 正是秋末,我慕名来访。眼睛看得见的
                    天,离不开两个因素,一是僻居人烟稀                 形成日常习俗。比如,“古槐王”能够存                所有景观,专业人士早已以数字的精确
                    少之地,二是寄身于名胜尊贵之所。                  活到今天,与其说是自然奇迹,毋宁说                 昭告四方了。树龄3200年,树高26米,
                        崇信县境为什么有这么多古槐                 是人文奇迹。                            主干基径3米,最大胸围13米,树冠东
                    存活?                                   至今,“古槐王”仍然与村民生活在              西约 34 米,南北约 38 米,占地 2.1 亩。
                        崇信赵湾村是一个拥有上千人口                一起,巍然耸立于村旁,真可谓冠盖如                 可是,当我凑近树干仔细观察时,我宁
                    的村庄,地处大路边,村头打麦场边有                 云,周围是农田,一年四季,孩童在树下                愿相信,“古槐王”是由至少三棵槐树组
                    两棵国槐,树龄都在千年以上,两树相                 玩闹,家禽家畜在树下“嬉戏”,各种鸟                成的。有可能的是,最初,三棵槐树幼
                    距数十米,并排耸立村头,树冠相接,树                儿在枝叶间穿梭,四个喜鹊家族将自己                 苗呈丛生状,一棵与一棵有着一定的距
                    干中间空地上有一间矮小土房,说是山                 的窝分别搭建在四根树杈上。人说大                  离,渐渐长大后,互相间的距离被缩短,
                    神庙,里面空空如也,并无有名有姓神                 树底下不长草,可在“古槐王”下,却是                继续缩短,直到合为一体,乃至互相嵌
                    主。这座毫不起眼的山神庙,或许就是                 大树底下好乘凉,从树根开始,各种植                 入,变成一棵树。
                    两棵古槐的保护神。村里人说,这两棵                 物混杂着生长,半人高低的,淹没脚踝                     三人成众,三木成林,抱团取暖,在
                    槐树是村里几代人的救命树,在非常年                 的,隐花植物,显花植物,挨挨挤挤,密                互相竞争中成长,在互相竞争中成己成
                    代,槐树皮救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命。果                 密实实,走在上面,如同踏在海绵上。 人,也许,这才是“古槐王”获得长寿的
                    然,树身上坑坑洼洼,刀痕累累,在诉说                而树上,更是生命界的奇观,杨树、花                 真正秘密。人是社会的动物,动物植物
                    着非常岁月。他们说,也曾有人要砍伐                 椒、五倍子、小麦、玉米等九种植物寄生                何尝不是在群体中繁衍生长并且壮大
                    槐树,但任其如何努力,锯条却无法深                 在古槐的树杈上,都显得生机勃勃。                  的呢?崇信县境几乎所有古槐的枝条
                    入。细看,锯痕宛在,树身无伤,不过是                    这是以“古槐王”为中心,缔结起来              上都挂满了红布条,一棵古槐就是一方
                    为槐树增添了些许沧桑感。因这两棵                  的一个完整的互相依存的生态系统,如                 民众的精神寄托,一根红布条,就是一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